广东发生福寿螺泛滥,鱼塘虾塘一片“血红”,福寿螺真的不能吃吗
  • 18


广东发生福寿螺泛滥

近日,据媒体报道,随着夏天到来气温升高,广东多地均出现福寿螺泛滥的现象,例如记者在走访广东深圳一处公园的时候,便在公园内的荷花池里发现了大量的“粉色糖果”,而这些看起来颜色妖艳的“粉色糖果”便是福寿螺的卵,仔细看你便会发现这堆“粉色糖果”其实是由无数的卵组成的,踩碎它便会化作一滩恶心的“鲜血”。

每年4月到6月都是福寿螺的繁殖,但以往从未听说过福寿螺泛滥的消息,可为何这次福寿螺会在广东泛滥成灾呢?此外有网友称福寿螺经过高温烹煮可以食用,是不是真的呢?老规矩,关注科学兽,第一时间了解最新资讯。



福寿螺为何会泛滥?

在谈论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简单地了解下福寿螺,福寿螺属于瓶螺科、瓶螺属软体动物,外观上和田螺十分相似,螺壳上的花纹跟随环境和年龄产生变化,移动的时候,福寿螺的头部和腹足会伸出来辅助爬行,而眼睛则是位于后触角的基部外侧,常见的福寿螺大小在7厘米左右,在我国属于中大型螺科;此外别看福寿螺一副脏兮兮的样子,但它却有“洁癖”,喜欢生活在水质清澈的淡水中,主要以浮萍、蔬菜、瓜果为食,但也会吃水里的动物腐肉,是一种杂食性螺类。

福寿螺原产于中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可如今却广泛地分布在北美、亚洲、非洲等十多个国家,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外来入侵物种,上世纪80年代,福寿螺被当成可食用的经济型螺类引入我国,最早在我国广东一带进行养殖,但谁也想不到福寿螺能迅速适应我国本土环境,并大肆向外省扩散,于是后知后觉的专家便把福寿螺列为重大险性农业外来入侵生物之一,然而福寿螺和本土田螺有什么区别呢?我们日常中买田螺又该如何避免买到福寿螺呢?还有福寿螺到底能不能吃呢?

广东发生福寿螺泛滥,鱼塘虾塘一片“血红”,福寿螺真的不能吃吗

福寿螺到底能不能吃?

专家对此的解释是,福寿螺可怕的地方在于其体内会携带大量的寄生虫,曾经有专家对福寿螺进行过实验,发现一个福寿螺体内的寄生虫可以多达6000条,如果吃进人体轻则发烧拉肚子,重则会危及到生命,那我们如果区分福寿螺和田螺呢?虽说两者非常相似,但也存在着一点区别。

首先我国本土田螺只吃藻类,不会吃腐肉和垃圾,而福寿螺就不同了,什么都吃,其次便是福寿螺相比于田螺来说体型更大,一般田螺只有2厘米左右,而福寿螺则是有7厘米,最后一点也是最容易区分两者的一点,那便是福寿螺和田螺的螺壳颜色不相同,田螺的螺壳头部是圆柱状的,呈黄绿色,而福寿螺的黑绿色的,此外田螺的外壳要比福寿螺的坚硬许多,看到这,可能有好奇的看官老爷要问了,如果经过高温烹煮,福寿螺能不能吃呢?



mk体育

北京“著名”凉拌福寿螺差点吃死人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解释,福寿螺和其他螺不同的是,它体内的寄生虫不是经过高温烹煮就能杀死的,因为连螺肉体内都存在大量寄生虫,并且我国已经发生过食用福寿螺致死的事件,2006年,北京一家饭店推出了一道名为“凉拌螺肉”的菜,但因为海螺的价格高昂,于是饭店临时决定把海螺换成福寿螺。

但事后却发生了食客食用福寿螺后感染寄生虫的事件,自那之后,福寿螺被严禁出现在市场上,而人们也开始意识到福寿螺是一种不能吃的东西,可既然不能吃,那这次广东发生的福寿螺泛滥该如何解决呢?



泛滥的福寿螺该如何处理

为此专家认为,消灭福寿螺的办法有很多种,首先需要的便是对福寿螺的卵进行销毁,如果在池塘边发现福寿螺卵,最好用工具铲落碾碎,其次便是在各大池塘里喷洒针对福寿螺的药液,这些药液会随着水流扩散,直到彻底消灭附近的福寿螺。

最后一点便是“以毒攻毒”,可以投放一些福寿螺的天敌物种,例如鲤鱼、河蟹等,其实在自然界中自有一套完美的循环,一个物种不可能平白无故的破坏生态环境,也不可能具备这种能力,这一切不过是在人类有意或是无意下产生的结果罢了。



结尾,各位看官老爷对于广东发生福寿螺一事怎么看呢?福寿螺到底该如何消灭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最后劳烦各位看官老爷点赞加关注,我们下期节目不见不散。